超過50家有貓的咖啡館
Published by knick,
探訪超過50 家有貓的咖啡館 林冠良跟貓店長社交有撇步
文章來源
對於愛貓同時又愛咖啡的人來說,「有貓的咖啡館」自然成了五顆星選擇!攝影師林冠良雖然家中沒養貓,卻探訪全台超過50家有貓駐守的咖啡廳,跟上百隻「貓店長」打過交道,還出了兩本書,成了同好之間的最佳指南。如果今天想找個空間待上一段時間,放鬆喝杯咖啡,做些自己的事,又希望有「頻率相符」的貓店長作伴,問他就對了!
林冠良因為工作關係,長時間要在電腦前整理照片,由於待在家工作效率不高,「咖啡館」成了他最常去的地方。無意間發現,很多咖啡店老闆都喜歡養貓,因緣際會下,竟分別在2011年與2013 年出了《貓日和咖啡館》兩本書籍,介紹這些有貓店長上班的地方。
雖然林冠良沒養貓,但是他跟超過百隻「貓店長」長期打交道以來,也有不少心得。照片中的每隻貓都能自然又可愛,全是因為堅持站在「尊重」的立場,一步步「交朋友」才取得的畫面。林冠良說:「就像跟人相處一樣,不可能第一次見面就又親又抱,鐵定被賞巴掌!」
由於不少人拜訪貓咖啡館,都忍不住想拿起相機拍下貓咪的倩影留念;但對於林冠良來說,不論是帶著大單眼或普通相機、手機,絕不會馬上對著初次見面的貓咪一陣猛拍,「這就如同你拿著鏡頭,突然靠近一個陌生人或一名街友對他猛拍,還發出答答答答…的快門聲,是很沒禮貌又粗魯的行為。」也容易造成貓咪的壓力,讓牠害怕,反而躲得遠遠地。
所以他通常會先放鬆地坐下來,靜靜觀察店裡的貓咪們在做些什麼,也觀察每隻貓個性,「至少讓牠知道並適應我們的存在。」而不是立刻去靠近貓,才不會讓牠感到緊迫。有些人會急著撫摸,結果吃了閉門羹,貓咪不是掉頭走開;就是哈氣,甚至出爪或張嘴咬人,其實都是因為自己沒有先做到「尊重」。
林冠良建議,「想摸貓和跟牠們近距離接觸的人,可以先主動詢問店家。」因為每隻貓的個性不同,店家應該都會了解,事先詢問也能減少吃閉門羹機會。而且貓咪跟老闆熟,所以能做一些親近的舉動;但客人對貓來說很陌生,所以要跟貓店長交朋友還是要「一步一步慢慢來。」畢竟貓是主,我們是客,尊重主人也是客人該做的事,才能夠「賓主盡歡」。因此林冠良每次採訪一家店,總是花最多時間在與貓相處和拍照,在不給貓咪壓力的情形下記錄一切。
而且奇怪的是,當他不像別人用激動的方式接近貓咪時,貓咪反而會主動靠近他,在腳邊磨蹭。這印證了動物行為學家德斯蒙德‧莫里斯(Desmond Morris)在《貓咪學問大》(Catwatching)一書提到的理論:一直盯著貓咪的眼睛看、還發出興奮尖叫或大動作想觸碰貓的人,會被貓視為「沒禮貌且具有威脅感」的人物。不特別去注意貓咪、也沒有尖叫和誇張動作的人,反而會被貓視為有禮貌和可信賴的對象,貓咪更有可能願意主動靠近。
http://travel.ettoday.net/article/281567.htm?from=fb_et_pets